一点感想

疫情的原因导致大部公司都推迟了开工时间,一方面让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了自己不少的空间,不受外界影响去认真研究一些问题。

已经是很长的时间没有这么自由的去看、去学、去做一些事情,一直来营业额的目标,和客户的周旋几乎占用了自己全部的时间。

这些天主要做了几件事:

一是拿到了阿里国际行业版的数据权限,终于是可以把数据都细细去看个遍,也找出了之前自己做得不完善的地方,改善几天下来,效果反馈还是不错的,几天下来的客户群已经相对之前精准很多,并且都是意向比较大的客户。

二是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烂英语水平,终于是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去多了解一下英语这个语言及文化。

三是主动去搜索一些优质的网络资料,于是网络系统确实推荐了一些优质内容过来,看得十分过瘾,思维和想法又多了一层理解。

阿里数据是没什么说的,运营的思维和国内基本一致,只是更深入周期更长些,运营一个店铺只是基础,真正销售出去的根本还是产品,适合市场的选品+正确的运营+业务能力=营业额。而通过数据,选品和运营的方向更加清晰起来,下来就是依据运营去优化,再下来就是看业务能力了。

认真审视英文主要还是每天看Youtube,语言是一个工具,是一个窗户,有了这个工具就可以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更深入一些。之前我说过,一种语言代表一种文化,这次学习主要就是以了解文化为主,语音及词汇为辅。几天前看了一句谚语 raining cats and dogs也激发了自己想更深入了解英文文化的决心,词汇量和谚语是现在自己的薄弱点,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就去充电,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每年将世界人民纳为公民的同时,每年也收录不少的新词汇到英语当中,深入了解一种语言就需要和该种文化保持联系。

这也让自己想到一个词,国家。

一个公民爱国,很大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生长在这个国度里面,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去接触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文化,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爱的只有这个国家,又或者人生实在过于短暂,正常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自己的母国度过,对于人来讲,长久逗留的地方自然会有更深的感情,爱一个国家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因为爱一个国家而就看不到其他的国家,其他的人民,其他的文化,那就是夜郎自大了。

今晚刚好看到《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和新冠肺炎有关的评论文章,标题写的是《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翻译过来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东亚病夫”,这样的标题中国人看了自然是非常不舒服了,但是为何这么大的一个错误会出现在华尔街日报这么有份量的报纸上,后来了解到这是一个巴德学院学者写的一份来论,基于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作者套用了Sick Man的欧洲含义,就好比说,汉族对吃猪肉从来是没有什么忌讳的,但是如果你对回族这样说,那估计只有给群殴的份,事后《华尔街日报》还专门发表了两篇文章来解译这个词的不当之处,原作者也进行了道歉。

这就是一个关于文化很有意思的表现,本来在了解的情况下,这些都是可以相互商量,心平气和道个歉就完事了,否则你在回族人民面前提到猪还真把你当猪宰了不成。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蹭流量的自媒体,完全可以靠截图再加上一份义愤填膺的微信文立即收获10W+流量,毕竟这种断章取义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

就像之前一个美女主播吃蝙蝠的视频到处流传一样,实际视频是在2016年拍摄,并且吃的是当地人工养殖专门用来吃的蝙蝠,并且还不是在国内,但是汹涌的人群需要一个发泄的窗口,就在明白事情真相后依然到女主微博下面大骂出口。说实话,女主的主持风格我也不喜欢,但是作为了个旅游博主,我还是觉得她应该受到起码的尊重。

说到尊重就需要一个成熟体系的理性思维,世界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序的发展轨迹,对市场保持理性需要对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系的概述有个起码的了解,至于要不要深入研究则取决于你自身的定位,毕竟拼命研究数据的只是经济学家和扎着领带揣着PPT游走在各个CBD的分析师们。资本和资源的获取很多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透明性的,只需自己去思索及获取,只是国内因为“你懂的”原因,很多信息的封锁,现加上信息获取这种事情显然是没有刷几个抖音更有快感的,就导致了大量的行内人忽悠行外人甚至行外人忽悠行外人的事情发生,并且只需要调动情绪而不需要任何理论依据就可以了。实际上过多关注无用的信息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失败的投资,每天看着国内外都是疫情的信息,再加上各种阴谋论确实会让人产生疲倦感。很多人都会听过“奶嘴理论“,说的是富人们为了让穷人安心在下层呆着,于是发明了各种娱乐项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就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再愿意改变,不再愿意走出来。现在的电商公司基本也启动游戏模式,以游戏通关的模式去购物,让不少人乐在其中,我们每个人的手机每个APP都是一个个巨大的奶嘴,换个角度看,其实我们都没有逃脱奶嘴效应,只是每个人需要的奶嘴不一样而已,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的。5G时代的来临绝对又可以让科技公司一番抢夺,而抢夺的目标自然就是每个用户的时间。

阅读资料同时也产生一个想法,在国内混口饭吃,不同的群众是否都需要同样的追求。其实不少场合,各个商界大佬都明确表示在国内读书没什么卵用,也让情商更为重要的理论呼嚣而上。其实对于情商更重要的理论我并没有想反驳的意思,相反我感觉是挺有道理的,至于追求真理我更偏向于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平心而论,不管哪个阶层,人和人区别真的没有多大,区别的只是身处的环境导致人的行为有所偏差,很多以为是高山仰止的人物,真正去接触后就会感觉,也就那样吧,一个人走到一个层次,自我追求+身处环境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

精英教育出身的最终可能会成为某知名公司的高管,普通教育的人或者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这些都是生活的常态。但在国内经济环境越趋成熟环境下,我们也确实看到,以前粗放型的老板越来越少,良好教育出身并保持学习的群体上升的机会越来越大,并且以技术流派为主打,这也是现在创业门槛越来越高的一个原因,资本+资源+能力已经成了现在创业必不可少的因素。市场受众似乎是越来越精明,但是我感觉更应该说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使得讯息的传输得以迅速并且多元化,使得受众接触知识面更广并愿意思考起来。

社会这个群体是个特殊的结构,社会的复杂性也导致了资源的不公平是一种常态,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因为你人品好老板就给你升职加薪,不会因为你今天扶一下老奶奶过马路,路上的你就不会遭遇车祸,同理,也不会因为你懂得更多的理论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社会资源。

所以说我更偏向说于保持理性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其他任何的都无关。

每个群体有每个群体特有的快乐,或者保持理性的生活态度就像探索阿里数据一样,通过数据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讯息,接触更多的资源,摸索更多的经验,然后在社会这个大市场之中,依据数据结合自身优势,调整自己,而更根本的,问问自己,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们都热衷于在艺术世界里寻找集天下恩宠的快感,悲风秋月也要让全世界动容,但是在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绝地反击,没有那么多逆风翻盘,没有人在意我们是谁,有的只是每天踏踏实实那一小步。我们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众中一员,过着平凡又不能再平凡的每一天,每天柴米油盐,每天房子车子还贷,可以貌美如花,同时也要赚钱养家。记住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世界永不停息,资本永不眠。

以上。

评分 post
奥博说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s://www.oppblog.com/archives/289

发表评论